1985年4月1日中國大陸《專利法》實施後,人民法院開始全面受理專利糾紛案件。1993年8月5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率先設立智慧財產權審判庭。1995年10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成立智慧財產權審判庭,負責審理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並指導監督全國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工作。2019年1月1日設立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以下簡稱法庭),法庭成立前六年共受理技術類智慧財產權和涉及壟斷之上訴案件21,939件(其中專利案件為主,共16,671件、佔76%),共審結19,923件,整體審判質效明顯優於改革前的審理機制,簡述如下:
統一裁判標準:法庭集中統一管轄全國各地法院一審的技術類智慧財產權和壟斷案件的上訴,從體制上解決過去由各地高級法院分別審理有關上訴案件存在的終審裁判標準不統一問題,也有效解決當事人對地方保護的擔憂。
提高審判品質效率:2019年至2024年,法庭民事實體案件改判率20.3%、調解撤訴率37.7%,高於改革前;行政實體案件改判率7.1%,與改革前相當;民事、行政實體案件發回重審率分別為1.0%、0.1%,遠低於改革前;二審實體案件平均審理週期198.6天,較改革前為短。
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愈來愈多的外國企業選擇到中國大陸法院解決智慧財產權糾紛,六年中涉外案件年均增加23.2%,涉外國當事人案件佔1/10,其中發明專利授權確權案中涉外案件佔近1/3。中國大陸已成為審理專利和植物新品種案件最多的國家,日益成為國際智慧財產權訴訟優選地之一。
加強對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的司法保障: 2019年至2024年,法庭收案年均增加9.2%;其中,發明專利侵權案件年均增加16.4%,發明專利授權確權案件年均增長34.1%,植物新品種案件年均增加45.8%。訴請和判賠超億元案件明顯增多,已在8案中判賠超過億元人民幣,最高判賠達6.4億人民幣;2021年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全面實施以來,懲罰性判賠29案,其中2024年在18案中合計懲罰性判賠8.73億人民幣。
資料來源: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改革 助力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开创新篇章,中國大陸最高知識產權法院,2025年4月2日。<https://enipc.court.gov.cn/zh-cn/news/view-4121.html>
統一裁判標準:法庭集中統一管轄全國各地法院一審的技術類智慧財產權和壟斷案件的上訴,從體制上解決過去由各地高級法院分別審理有關上訴案件存在的終審裁判標準不統一問題,也有效解決當事人對地方保護的擔憂。
提高審判品質效率:2019年至2024年,法庭民事實體案件改判率20.3%、調解撤訴率37.7%,高於改革前;行政實體案件改判率7.1%,與改革前相當;民事、行政實體案件發回重審率分別為1.0%、0.1%,遠低於改革前;二審實體案件平均審理週期198.6天,較改革前為短。
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愈來愈多的外國企業選擇到中國大陸法院解決智慧財產權糾紛,六年中涉外案件年均增加23.2%,涉外國當事人案件佔1/10,其中發明專利授權確權案中涉外案件佔近1/3。中國大陸已成為審理專利和植物新品種案件最多的國家,日益成為國際智慧財產權訴訟優選地之一。
加強對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的司法保障: 2019年至2024年,法庭收案年均增加9.2%;其中,發明專利侵權案件年均增加16.4%,發明專利授權確權案件年均增長34.1%,植物新品種案件年均增加45.8%。訴請和判賠超億元案件明顯增多,已在8案中判賠超過億元人民幣,最高判賠達6.4億人民幣;2021年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全面實施以來,懲罰性判賠29案,其中2024年在18案中合計懲罰性判賠8.73億人民幣。
資料來源: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改革 助力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开创新篇章,中國大陸最高知識產權法院,2025年4月2日。<https://enipc.court.gov.cn/zh-cn/news/view-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