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一網站上的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個案法律建議或服務。這些資訊不必然代表本所或其客戶的觀點。如果您需要法律和智慧財產權建議,請不吝諮詢我們。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升您的瀏覽體驗,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臺日智財能量揭露制度差異性簡介

2023.03.23

作者 創新業務部
一、引言

在臺灣,「智慧財產報告書」係作為無形資產資訊揭露的工具之一,藉由報告書形式對外界揭露企業自身與智慧財產相關之無形資產資訊,讓股東及投資人得藉由報告書瞭解更多關於企業經營模式、管理策略以及與智慧財產連結等方面的資訊,繼而正確評估企業的真實價值,並合理推估未來的發展潛力。由於目前財務報導偏重於有形資產,輔以智慧財產報告書,可使公司對外揭露完整之資訊,期能反應公司真實經營現況。

我國經濟部於2008年委託資訊工業策進會(下稱資策會)科法所針對歐洲、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近年推動的企業無形資產揭露政策、措施與機制進行研究分析,而資策會在參考日本經濟產業省(以下簡稱經產省)之作法後,於2010年配合公司治理評鑑之要求,正式對外公開適用於我國之「智慧財產報告書撰寫指引」。以下將針對日本與我國對外揭露政策上之共通點與差異點提出更深一步之研析。

聯絡我們

CONTACT

聯絡我們 Line Facebook 電話
Line通話 Line對話
Line通話 Line對話
Line通話 Line對話
Line通話 Line對話